每天载送400人往返50年 安顺码头舵公找接班人

林俊贤从台湾回来探望生病的父亲林南发。
(安顺27日讯)每天往返安顺与对岸村落两岸载送约400人次的安顺一号码头“小渡轮”,舵公林南发因健康问题而有意把经营了50年的摆渡生意转让。
安顺一号码头“小渡轮”全年无休,63岁的林南发每天起早贪黑的载送乘客来回安顺与对岸村落,乘客包含三大族群的学生、教师、工人、流动小贩及邮差等。
尽管往返安顺与对岸村落有陆路可以抵达,但却必须取道实兆远方向的园坵路,耗时1小时,而“小渡轮”只需10分钟即到达。
这项服务收费也非常廉宜,今年3月份开始乘客的收费从原本的70仙调涨至1令吉,摩托车则保持收费1令吉。

需要熟练扎实的“功力”,才能够协助把乘客的摩托车推上船渡岸。
从父亲手上继承生意
其实这项摆渡服务在安顺可说是家喻户晓,也是国内少有的传统行业,如今成为游客打卡拍照的景点。
一号码头的摆渡生意其实是林南发从父亲手上继承的生意,他从12岁起,就与孪生弟弟林南成跟随父亲经营摆渡生意,50年来从不间断,早上头班船是于5时30分开始,一般是载送学生或教师上学与上课,直到傍晚7时才结束。
林南发因心血管阻塞而于3月初做了心脏支架手术,目前在家静养,远在台湾工作的儿子林俊贤(33岁)也特别赶回国陪伴及照顾父亲。

每天大约有四百人往返安顺与对岸村落,有学生,老师与劳动者。(档案照)
医生劝放下工作休养
林南发仍心系渡河乘客
林南发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医生劝他必须放下工作好好休养,因此有意将父亲经营了50年的摆渡生意转让予有心人。
他披露,目前运载乘客与摩托车往返对岸村庄及园坵的摆渡工作重担,由其孪生弟弟林南成一人承担。
他说,原本安排另一名弟弟林南记(61岁)帮忙,惟他工作数天后,也因上了年纪,体力无法支撑而打退堂鼓。
林南发坦承热爱这份工作,毕竟有50年的感情,可是他担心结束营业后,学生、教师及乘客怎么过去对岸,又抑或若有人接手后能否把服务做到位。
儿子林俊贤表示,本身在台湾一家太阳能产业公司任职,父亲辛苦工作大半辈子,供他与两名姐姐上学,而他本身于2010从三民独中毕业后,去了台湾深造6年,如今已在当地工作了8年。

船靠岸或准备离开时,林南发需要把此笨重的木板套上或移走。(档案照)
盼有心人接手
林俊贤表示,二叔林南成与父亲同岁数,身体状况也是不佳,所以经过一番商量后,林家有意将这门生意转让,希望有心人可以接手继续为安顺及对岸人民服务。
林南成育有一男一女,小女儿林卉婷(23岁)受询时表示,自己是在博特拉大学就读,今年将毕业。
《南洋商报》去年11月曾独家专访林家兄弟,他们基于一号码头年久失修,造成许多基础建设损坏不堪而危及乘客安全,要求政府拨款修缮,惟至今未有反应。对此林南发表示,希望政府方面会作出反馈以造福人民。
视频推荐:
南霹雳兴安会馆拨千元捐2团体

安顺福建公会会长詹胜聪(白衣者)从南霹雳兴安会馆会长王荣华手中接领500令吉医药基金。
(安顺22日讯)配合妈祖圣母娘娘千秋宝诞,南霹雳兴安会馆今日特别拨出1000令吉分别捐献給安顺福建公会与福顺宫医药基金,各别获得500令吉。
南霹雳兴安会馆会长王荣华在移交捐款仪式时称,这项捐献是该会配合妈祖诞辰一个聊表心意捐助,具有意义。
他日前也率领兴安会馆众理事们在南霹雳兴安会馆会所顶楼天后宫进行简单且隆重的祭拜圣母娘娘仪式,也吸引许多善信们到来上香膜拜妈祖。
王荣华表示感谢各善信们到来上香支持活动。参与活动的嘉宾包括安顺福建公会会长詹胜聪及百年古庙福顺宫主席尤秀英。

南霹雳兴安会馆会长王荣华移交500令吉医药基金予安顺福顺宫主席尤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