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

经过两代人努力 太平木屋居民最终获得一纸地契

 (太平11日讯)两代人数十年来不断的跟进申请,并获得行动党太平第一花园支部主席何江湖的协助下,最终让家居太平中山路木屋区的居民成功获得一纸地契,这也是该区最后一张被批的地契。

随着这位居民66岁的刘道铭获得地契后,使中山路重组村的33间住宅,已全部拥有地契。

刘道铭向媒体说,70年前其父亲便在中山路木屋区居住,当时也多次与其他居民一齐申请地契,但都不成功。

他指出,彼等居住的木屋在10余年前严重损坏,但由于没有地契担心受到迫迁而不敢维修,结果只得迁到他处居住。

他说,在约5年前,居民们在行动党第一花园支部主席何江湖及秘书林庭绰的协助下再次申请地契,而在第一期的申请中,许多居民都获得了地契。

“我的申请属于第二期,木屋虽已倒塌了,所幸的是我保留了电费单据,因此可向当局据理力争。”

他也说,在第二期的申请中也有经过许多的阻难,最终在近期终于获得土地局的批准,并发出了地契。

他对获得地契感到非常高兴,因这原本就是其住所,而在拥有地契后,他会等待当地拥有水供及基本设施后,才计划重建房屋。

他感谢政府将屋地批予木屋区居民,也感谢何江湖夫妇的协助,才能获得一纸地契。

此外,何江湖也说,他与太太在多年前便协助中山路木屋区居民申请地契,过程一波三折,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结果所有居民都获得了地契。

他说,刘道铭的案件因屋子倒了,在申请时面对更多的困难,但最终仍然完成,成为最后一名获得地契的居民。

他希望政府能为已转为重组村的中山路住宅区提供水供,以及改变基本设施如铺筑道路、沟渠及装置街灯等,提升居民的生活素质。

 

 
 

 

反应

 

东海岸

关丹达士华校董事部受促更新地契争取减税至每年250令吉

(关丹19日讯)关丹达士华校董事部受促尽快办理地契更新,将目前由文冬双溪巴登华小董事部持有的地契转至达士华校董事部名下,争取减税至每年250令吉。

彭州消费人事务与人力资源委员会主席沈春祥说,关丹达士华校拥有20年历史,是政府资助的半津贴学校,惟地契持有者仍是原校文冬双溪巴登华小董事部。

沈春祥也是德伦敦州议员,他昨日出席彭亨人民公正党党员午餐会及闭门交流后,针对达士华校拖欠逾6万令吉地税一事,如是指出。

他说,在过去20年里,关丹达士华校一直没有更新至董事部名下,导致现有校地的土地用途性质未作更改。

“因此,土地局在征收地税时,仍以原有土地用途性质计算,导致学校每年需缴纳接近1万令吉的地税。”

他补充,达士华校目前积欠的地税总额已超过6万令吉,主要是过去5至6年未按时缴纳地税所累积的欠款及罚款。

“在得知此事后,我已于上周三(12日)在每周州行政议会中,向州务大臣拿督斯里旺罗斯迪反映,并获得他的指示,要求县土地局跟进此事,争取减少该校每年的地税金额。”

他举例,关丹中菁华校曾面临类似的地税问题,在大臣同意后,成功将该校的地税降至每年250令吉。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